新闻报道
News
学生社区 | 宿舍卫生检查
2024-04-02
为扎实做好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营造干净整洁、温馨舒适的宿舍环境,增强同学们的卫生意识,继续教育学院全体辅导员和部分学生干部于 2024年3月28日进行学生宿舍卫生大检查。 在查寝过程中,各辅导员分别对寝室卫生清理状况、整洁程度以及寝室的用电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检查,老师们在查寝的过程中也不忘叮嘱同学们勤开窗通风、注意增添衣物,保障身体健康,重视卫生打扫。 通过对学生宿舍的逐一走访、排查,学院学生寝室安全卫生整体情况较好,学生普遍能遵守寝室安全规定,但也有个别寝室存在卫生死角、空气质量差等问题。老师们也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限期整改。 最后,辅导员们表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希望同学们可以共创一个干净整洁友善的宿舍环境! 一审:李立浚 二审:王文静 三审:赵书山
学生社区|我院即将开展宿舍卫生检查
2024-03-26
为确保宿舍环境整洁卫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意识。 因此我院本学期新一轮卫检即将来临 让我们来看看具体安排吧! 卫检时间 3月28日(星期四) 下午 3:00-5:00 检查内容 1.地面干净无杂物,阳台及宿舍门前 清洁无杂物。 2. 床铺干净整洁,被子叠放有序,床上无乱挂衣物。 3. 桌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无灰尘、垃圾、零食碎屑。 4. 杜绝使用违章电器(包括电水壶、电吹风、电饭煲)等违规物品。 5.禁止饲养宠物,维护宿舍卫生及安全。 6.宿舍门面、墙面、柜面保持干净,禁止乱贴乱画。 7.宿舍加强通风无异味,无臭味,空气清新。 8.文明行动,爱护公物不得随意挪动或私自拆卸。 一审:杨金辉 二审:李立浚 三审:王文静
思政第一课丨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书写青春奋斗答卷
2024-03-21
3月21日下午,继续教育学院直属支部书记、副院长王文静在7C508课室为学院本科培养班的2021级、2023级学生代表讲授主题为“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书写青春奋斗答卷”的精彩生动的“思政第一课”。 王文静书记以 “青年强,则国家强”为切入点,讲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青年人的殷切寄语,以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她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并结合自身的经历,从多个视角维度进行精彩的授课。 课上,王文静书记结合学校的办学发展历程和学院的办学目标,阐述了 “厚德务实,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她指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争做坚定理想、甘于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同时,她还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了青年一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鼓励同学们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做一个勇于担当、善于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同时,她还表示,学院将继续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王文静书记讲授的党课,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发。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培养自律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做新时代青年而不懈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一审:陈宇航 二审:李立浚 三审:王文静
工作会议 |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学期宣传工作
2024-03-07
2024年3月7日,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召开新学期学院宣传工作的重要会议,本次会议由国际学院副院长、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罗文芳主持。会议对努力做好今年继续教育学院及国际学院宣传工作进行部署。 在会议上,罗文芳副院长强调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罗文芳副院长表示,宣传工作必须下真功、下苦功、下实功,各部门要在宣传工作中做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共同助力学院形象的提升和品牌价值的传播。 此外,针对新学期的宣传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计划:包括增设LED屏幕进行项目广告宣传、推出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加强社交媒体宣传力度等。 会后,与会教工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工作标准,全力以赴推动学院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将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学院宣传工作的新局面,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审:陈宇航 二审:罗文芳 三审:赵书山
工作会议 | 开学拼开局,“龘”响开门红
2024-03-04
2024年3月4日,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部全体教职工召开了新学期部门工作会议,旨在明确新学期的工作目标与任务要求,提升部门间的协同效率。本次会议由校长助理、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合作部部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赵书山主持。 首先,赵书山院长在会议上强调了继续教育学院新学期的工作任务,明确了新一年拓宽继续教育工作领域,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的奋斗目标。同时,他还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严谨治学、效率至上的工作要求。 紧接着,赵书山院长就新学期国际学院的国际化目标进行了阐述,指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国际教育项目,不断深化与境外高校的合作关系,以学校愿景、使命 ——逐步向高水平的创新性、应用型、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爱国爱校、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最后,赵书山院长强调在对外交流工作中,所有教职工都要牢记维护国家利益、展现学校形象的工作原则。 本次工作会议明确了各部门新学期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2024年,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部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一审:孔令辉 二审:刘亚雷 三审:赵书山
通知公告
Notice
关于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6届毕业生图像信息线上采集工作的通知
2025-09-08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图像采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服【 2022】10号)要求,学信网全面启动基于采集码的图像采集新模式。今年我院将继续采用微信小程序,线上采集电子学历图像上传教育部学信网,统一制作的纸质照片用于粘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采集对象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2024级在校生 二、 采集时间 2025年9月10日 00:00:00 至 2025年10月10日 23:59:00 三、 收费标准及支付方式 人民币 15元/人,包含图像采集、标准化及纸质照片冲印、统一寄送等服务;由学生在确认采集时按照小程序提示自行支付。 四、 采集方式 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账号及添加学历,采集特征码 311JUN、输入证件号后4位, 请根据附件中的操作指南,按步骤完成学历图像采集。 2、采集过程如果遇到问题,可在小程序中联系客服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9:00-1-17:00。 五、重要注意事项 1、拍照前请先登录学信网确认无本人学历照片方可参加本次图像采集。采集仅限一次,采集成功、审核通过后不可重复采集。 2、拍照时请确保仪表整洁,拍照时穿浅色翻领衣服(颜色单一不要花哨,最好穿白色有领衬衫),应与背景色区分明显。不要穿蓝色、紫色、黄色、绿色、粉色的衣服,不可穿带帽子的卫衣(外套)。不得佩戴耳环、项链、 眼镜以及美瞳等饰品 ,以免影响照片审核通过率。头发不得遮挡眉毛、眼睛和耳朵,嘴唇自然闭合;禁止使用滤镜、美颜;不可上传自拍照,必须请他人使用手机为您拍摄;严禁上传扫描、翻拍、 PS处理过的照片。 3、本次采集的学历图像将作为毕业证书的一项重要内容注册到教育部学信网,纸质照片将用于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合格照片将无法使用,请各位同学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4、拍照前请认真阅读广东毕业生图像采集操作指南,按照操作指南完成学历图像采集工作。 附件:广东毕业生图像采集操作指南 东莞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东莞城市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各专业主要课程
2025-08-29
1.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调研等基础知识,具备分析、解决企业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毕业后可在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各类组织从事销售管理、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客户关系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广告策划与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网络营销、品牌管理。 2.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 , 培养系统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互联网基础知识,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以及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方面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毕业后可在电商平台、互联网公司、电商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及部门胜任从事网络营销推广、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及运用互联网开展创新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网络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组织与运营、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前沿知识及创新讲座。 3.互联网金融 培养目标 : 互联网金融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互联网金融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金融数据分析方面能力,具备从事金融实务的科学素质,毕业后可在金融、银行、基金行业(领域)胜任创新型金融平台的管理、风控、运维工作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金融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python程序设计、证券投资学、金融数据分析、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保险学原理、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供应链金融、金融营销学。 4.网络与新媒体 培养目标 :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基础知识,新媒体采、写、编、摄、运营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专业操守、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毕业后能够在新闻与出版机构、各类新媒体企业、文化传媒公司、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胜任新闻采编与数字化内容制作、广告宣传策划与创意产品开发、新媒体文化产品制作与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数字摄影与摄像、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直播营销与运营、融合新闻学、新媒体受众调查、新闻采访与写作、短视频创作、广告学概论、网络传播心理、新媒体运营实务、网络舆情分析、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5.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设计概论、造型设计、版式设计等基础知识,运用多元知识解决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素质,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行业(领域)胜任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近代设计史、造型基础、商业摄影、计算机辅助设计( PS、AI)、设计心理学、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结构与设计、设计概论、品牌形象系统设计、广告设计与策划、UI界面设计。 6.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 工业设计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工业设计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设计、审美和制造等基础知识,产品设计表达与产品开发等实践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团队协作和人文艺术素养。毕业后能在设计公司、制造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部门胜任工业设计及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业设计史、设计快速表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基础图学、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摄影、设计心理学、 CMF设计、结构设计、人机工程学、产品开发、用户体验设计。 7.工程管理 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工程管理基础知识、土木工程和管理方面能力、科学管理素质,毕业后可在国内外建设、政府规划、质量监督、招投标部门、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监理等行业(领域)胜任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经济学、建筑结构、管理学、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建设法规、安装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BIM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8.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掌握环境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实践方面能力、良好的专业素质,毕业后可在环保、市政、材料、机械等行业(领域)胜任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管理和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制图与 CAD、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环境学基础。 9.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学科的思维理解能力、计划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专业方面能力,良好的行政管理专业素质,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胜任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行政组织学、公共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行政公文写作、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公共关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危机管理、行政秘书学。 10.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财务预测、决策和运用财务软件处理财务管理业务方面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及事业单位胜任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法律基础与实务、金融学、税法、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西方经济学、财务报告分析、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战略管理。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工程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管理方面能力,具有团队协作、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构以及 IT行业(领域)胜任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Web前端开发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Java EE编程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 12.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具备 “选、育、用、留”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务能力,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与诚信品质,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及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胜任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1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机械自动化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基础知识、具备先进设计制造和机电控制等实践能力,具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毕业后可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行业领域胜任机械工程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应用数学基础、工程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 PLC 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4.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经济、贸易和跨境电商基础知识、具备外贸业务营销、外贸综合服务和跨境电商运营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诚信品质素质,毕业后可在外经贸等领域胜任外贸业务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数据分析、外贸英文函电、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外贸英语口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 15.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献典籍阅读、文学感悟、审美鉴评和中文书面、口语表达等方面能力,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中国文化自信,毕业后可在文化、教育、出版、广告传媒机构以及行政机关等各类企事业单位胜任汉语言文字运用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大学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口头表达艺术、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美学、应用文写作、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6.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社会、心理、法律等基础知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专业服务、团队协作等能力,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诚实守信,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社会治理和社会福利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社会工作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会工作伦理、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17.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方面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素质,毕业后可在IT行业(领域)胜任软件设计与开发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数据库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 、 Web 前端开发基础、Java EE编程基础、软件工程与UML、软件测试、计算机网络、移动应用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关于2025级新生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自查的通知
2025-04-22
关于规范合作机构使用与学校相关联线上平台认证账号的通知
2025-04-19
关于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冯晓华等同学转专业情况的公示
2025-03-14
联系我们
Contact
<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获取更多相关资讯